這趟美國之旅ustrip,小旅人和旅伴小芝到過了美國西岸兩大州:
1. 加利福尼亞州/加州(California)——最大城市洛杉磯(Los Angeles)
2. 亞利桑那州(Arizona)——圖森市(Tucson)、大峽谷(Grand Canyon)、南部小鎮Bisbee
這次不僅是我們的第一次到美國,還是小芝第一次衝出亞洲啊!
期待已久的美國之旅即將出發
出發前,記得要辦理好美國簽證
[美國]申請美國旅遊簽證(上)---網上填表、繳付申請費及預約面談時間
美國與香港之間的時差
這次我們選乘國泰航空前往洛杉磯國際機場(LAX)
出發日期為香港時間3月11日中午12時45分,抵達LAX是美國西岸時間3月11日早上10時10分
飛到洛杉磯仍然是3月11日,而時間比起飛時間還要早,感覺好像時光倒流
所以,計劃行程時要弄清楚日子,尤其是第一天的安排
航班編號 |
起飛/到達 * |
機場/客運大樓 |
航行時間 |
CX884 |
2018年03月11日, 12:45 |
香港國際機場(HKG) T1 |
12小時25分鐘 |
CX885 |
2018年03月24日, 11:55 |
洛杉磯機場(LAX) B |
16小時 |
* 旨以起飛/到達機場當地之時間為準
夏令時間
回想在搜尋機票時,小旅人有一個驚人的發現!
3月10日和3月11日出發的同一航機CX884,同樣都是中午12時45分從香港起飛,飛行時間同樣是12小時25分鐘
但抵達LAX的時間有所不同啊!足足相差了一整個小時!😱😱😱
為什麼呢???
國泰航空官網搜尋機票頁面截圖
原來這跟夏令時間(Daylight Saving Time, DST)有關!😮😮😮
美國的夏令時間在每年三月第二個星期日開始實施,直至同年十一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止
在夏令時間實施當日(即三月第二個星期日)的凌晨02:00,將時間調快一小時,直接跳到03:00
剛巧3月11日正是今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日!夏令時間開始實施
所以3月11日抵達LAX的時間比前一天"遲了"一小時
此外,不是全美國都實施夏令時間,我們會到訪的亞利桑那州正是其中一個例外
又有說亞利桑那州內某些地區又會實施夏令時間😨
說到這裡,是不是很混亂呢?
先別理會那某些地區,基本上亞利桑那州大部分地區都不會實施夏令時間
而且這次我們又不會到那些地區
為方便說
夏令時間實施時(即3月至11月),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之間沒有時差
夏令時間結束後(11月至翌年3月),加州比亞利桑那州慢一小時
至於與香港的時差
夏令時間實施時,加州和亞利桑那州都比香港慢15小時
夏令時間結束後,加州比香港慢16小時,亞利桑那州同樣比香港慢15小時
詳情可見:https://www.timeanddate.com/time/change/usa/arizona
網上預辦登機
乘客最快可於航班起飛前48小時,到國泰航空官網預辦登機
預辦登機時,與一般航線不同,飛美國的航線需要輸入美國簽證號碼
美國簽證號碼就是印在簽證上近右下角位置的紅色八位字元
我小旅人的是一個字母加七個數字
美國簽證範本,擷取自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
完成預辦登機手續後,也不如一般航班能即時取得電子登機證
因為根據美國入境要求,乘客須於起飛前最少三小時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B區的國泰櫃檯
進行保安面談(又面談?😰)及檢驗旅遊證件
於網上預辦登機後即時的旅遊提示
24小時後的旅遊提示
香港出境的注意事項
1. 保安面談
起飛當日,我們根據國泰航空的旅遊提示,在起飛前三小時抵達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B區進行保安面談
保安面談其實並不繁複,只是在辦理登機櫃台前,機場保安先檢查我們的護照及簽證
再問我們有沒有攜帶違禁品,與及手提充電器(俗稱尿袋)有沒有放在即將託運的行李中
通過了這個「保安面談」,保安就在我們的護照背面貼上一個黃色小貼紙
整個面談也只需兩三分鐘,不過最好還是預留多一點時間啊!
機場保安在我們的護照背面貼上一個黃色小貼紙
2. 領取登機證及託運行李
之後便走上前到國泰航空櫃台
跟平時一樣,把護照遞給地勤人員以核對資料及列印登機證
地勤人員還詢問我們在美國的住宿地址(如酒店或親朋家的地址)
然後就託運我們的行李
國泰航空飛美國航線,每名經濟艙的乘客可託運兩件23公斤行李(數量限兩件,每件重量不可超過23公斤)
所以小旅人我帶了兩個行李箱,一大一小(大:30吋,小:26吋)
去程把小行李箱放入大行李箱裡,回程返港時就拆開成兩個
領取登機證及託運行李後,就可以進入離境大堂進行保安檢查及離境手續
由於我們實在太準時,我們在離境大堂後的美食廣場,吃完早餐後繼續坐
坐到差不多時間才前往登機閘口
3. 登機閘口
4號登機閘口
很快就來到登機閘口,因為登機閘口是4號,非常接近離境大堂
第一次是個位數字!平時我們都是被發配到5XX號的閘口🤣🤣🤣
在登機閘口前,有幾個機場保安在此
他們先查看我們的護照和登機證,再問入閘後有沒有接受其他人給我們東西
之後便給國泰職員掃描登機證登機
走在接駁閘口及飛機的天橋上,又有機場保安,檢查乘客的隨身行李及問有沒有帶水
平時乘搭非美國航班,在離境大堂進行安檢後,我小旅人習慣在上機前把隨身水樽裝滿水,好讓在飛行時飲用而不用經常麻煩空中服務員
可是,原來乘坐飛往美國的航班🙅♀️不可以攜帶飲用水上飛機🙅♀️
所以我們要即埸把水樽裡的水倒掉
飛越國際換日線,日期返回昨天
入境美國的注意事項
1. 填寫美國海關申報表
飛機起飛不久後,空中服務員給乘客派發美國海關申報表(CBP declaration form),共前後兩面
填寫個人資料、入境目的、有否攜帶須申報的物品入境、有否接觸過家禽等等
入境美國必須申報的攜帶品:
- 水果、蔬菜、植物、種子、食物、昆蟲
- 肉類、動物、動物或野生動物產品
- 致病原、細胞培養物、蝸牛
- 泥土或曾到訪農場或牧場
- 超過$10,000美元
- 銷售用的商品
在這些必須申報物品當中,部分可以攜帶入境、部分卻是被限制或禁止入境的
美國海關申報表(CBP declaration form)
我小旅人從香港帶了一盒巧克力給在美的朋友
巧克力顯然是食物,故此我在海關申報表上11(a)項的「Yes」旁打勾
作出申報後,一旦經過美國海關檢查後,認為不可入境,就會被沒收,但不會罰款
可是,倘若帶了須申報的物品卻沒有作出申報,一經發現,可能導致旅程延誤及罰款
所以一定要如實申報啊!
被限制或禁止攜帶入境的物品:https://www.cbp.gov/travel/us-citizens/know-before-you-go/prohibited-and-restricted-items
查看哪些物品允許入境:https://www.tsa.gov/travel/security-screening/whatcanibring/all
2. 自助護照入境檢驗
13小時後,飛機降落於LAX(比原定時間遲了半小時)
我們離開機艙,跟著指示走到入境大堂
下機後,前往LAX的入境大堂
來到入境大堂,燈光有點昏暗,那邊有一部部亮起綠燈的機器,感覺有點像賭場裡的老虎機
正當我們感到疑惑時,工作人員(工作人員看起來也像賭場職員😂)就指示我們到這些好像老虎機的機器前
這老虎機其實是「全自助護照檢查機」(Automated Passport Control, APC)
LAX入境大堂內(擷取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0GQaGkzr5w)
使用者可於主畫面選擇適當的語言,提供繁體中文及英語等多種語言
跟著螢幕指示回答問題(與海關申報表上的問題一樣)
然後素描自己的簽證頁,及後素描指模及拍照
完成以上步驟後,自助機會列印出一張跟登機證一樣大小的紙條,上面印有我的個人資料及肖像
APC紙條
3. 面對面入境檢查
接著,跟著人群走到入境大廳另一端排隊見入境關員
那裡有三個關員,坐在一個個木製的櫃台裡
我小旅人和小芝逐一上前,遞給關員剛才的APC紙條、護照及海關申報表查閱
關員循例問問入境者幾條簡單的問題
關員就問我在美國逗留日數及會到美國那些地方
他聽到我說會到Tucson(圖森),他追問「Why Tucson?」我便回應說「to visit my friend」
然後就在我的護照上蓋印,發還護照及已填妥的海關申報表給我
而小芝就被問到「Who is your friend?」,她回答說「She is a Chinese teacher」
小芝離開櫃台後,突然發現這個答案到底關員會認為是中國藉老師,還是中文科老師🤔🤔
4. 海關
我們繼續往前走,走到行李帶取回託運行李
最後,沒有人收回我們已填妥的海關申報表,也沒有人檢查我們的行李,非常順利地離開入境大廳
這令我小旅人感到很驚訝!因為出發前聽說美國海關是多麼嚴謹
其實可能是我們幸運,沒有被抽查而已
此外,在沒有預先通知下,海關有權抽查入境者的託運行李
這次去探訪的朋友跟我們說,她幾乎每一次從香港返回美國,她的託運行李箱都被海關抽中並打開檢查
怎麼她會知道呢,原來海關會放一張紙條告知她的行李箱曾被他們打開作檢查
另外,我還有一個朋友去年到美國旅行,她下機後領回託運行李時發現掛鎖被換上另一個
原因是她的行李箱同樣被海關抽查,可是她的掛鎖並不是TSA鎖,所以被剪掉,檢查後給裝上一個新鎖
而這個新鎖是沒有鎖匙一併給她,她最後要去剪鎖才能打開行李
所以,到美國旅行一定要用附有TSA鎖的行李箱或TSA掛鎖啊!
附有TSA鎖的行李箱及TSA掛鎖(紅鑽標誌)
此外,為何沒有人收回我們已填妥的海關申報表呢?
原來我們使用自助護照檢查(APC)填寫了「電子版的海關申報表格」,就不需要再遞交實體表格
更多入境須知
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(CBP):https://www.cbp.gov/travel/international-visitors/know-before-you-visit
運輸安全管理局(TSA):https://www.tsa.gov/travel
<出發日期:11.3.2018>